vol.012萧沉 | 创作需拒绝平庸,要言之有物

Artfor - Podcast autorstwa Artfor

今年夏天的天津之旅,我们还去到了萧沉老师的工作室。在萧老师工作室的台面上,有一张拍摄于80年代的他青年时期的照片。典型的文艺青年的样子,长发,忧郁,目光炯炯。而我们面前的萧老师已然过了知天命的年纪,却依旧每天将自己浸泡在绘画、书法、篆刻、诗歌创作、文献研究等一系列文艺艺术创作工作中。那个下午,我们与这位有趣、有态度的艺术家就中国当下摄影现状,以及他对中国摄影的看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。Q:ArtforA:萧沉Q:影响您创作的主要有哪些因素?A:你干任何事情都是一样,就是要言之有物。你为什么要写?拍照也是一样,你要拍某一个场景,拍某一个人物,拍某一个环境,或者说看到某一个事件等等。首先它刺激到你,能让你有感觉,你不可能没有感觉,你就随便可以按快门,那拍出来的东西肯定是没有意义的。因为你自己都不清楚,你按快门那一下是为了什么。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,基本上都是因为有感觉,它触及到你。当然你这个感觉也有高也有低,也有个段位问题。有的时候觉得,哎我这种感觉挺平庸的,那就不写了,或者说不做了。很多人都明白这东西呢,你还是没有必要再写了,没有必要做 。Q:当下的创作表达会有什么样的缺失吗?A:好多年轻人拍的就是一种情绪。类似于森山大道,他拍了好多东西,都很具体,就是说信息量很少的一种片子,尤其是信息量非常少的那些,那些东西就是一个情绪,一个感觉,那这样的话,就等于丢失了时代的很多东西。当然也有完全把自己扔在一边,就是只反映时代,只反映社会,有这样的摄影师,他自己生活重不重要,已经无所谓了,对他自己的这种情感,或者说个人自我之类的东西,在他的图片里头,那占的比重非常少,全部都是社会问题,也有这样的摄影师。但是我比较赞同两者都能够兼顾的,既能够宣泄个人的人生啊、感受、情感,也同时也能够带出一些社会问题。你走两个极端,我其实都不太赞成。中国人还是讲究中庸嘛,哈哈哈。【本期嘉宾】萧沉,1962年生,朝鲜族。诗人背景,跨界摄影批评-书法-篆刻-绘画等。目前为独立诗人-摄影批评家-书画篆刻家。拒绝加入任何文艺协会。诗歌代表作1992年获美国《一行》诗歌一等奖。诗作曾多次入选中国诗歌年鉴及中国新诗百年大系。2002年著有《大唐诗人讲演录》;2007年著有《中国摄影英雄榜》。其对中国风光-纪实-画意-观念等类别的摄影均撰有观点独到文笔犀利的评论文章,所定义并批评的“糖水片”概念亦曾引起中国摄影界的震动,并被誉为“中国摄影邪派批评家”。2019年应邀出任民间性质的“蚂蚁摄影奖”评委。现居天津。汪滢滢,影像艺术家,纪录片导演,作品主要关注女性命运,成人情感和个人身份认同等命题。王天羲,摄影师,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者,视觉艺术工作者,miscLab创立者。TIMELINE[08:46]创作需拒绝平庸,要言之有物[11:02]写作到最后,技术性的东西会渗透进血液,化为骨髓[16:44]我更赞成表达中兼顾情绪与社会问题[23:00]摄影的纪实权力被视频夺走的时代,艺术家以更抽象隐晦的方式来表达[30:48]将“摆拍”看作主题先行[50:20]朦胧诗中的“朦胧”是相对的[53:02]《桔梗谣》与《阿里郎》BGM「 Gate of Wonder」 - C.K. Martin「Artfor」是一个致力于艺术家成长的项目。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,呈现艺术家的思想和生活,从而形成态度与借鉴。在节目中,「艺术家」是常驻主播及受邀嘉宾共同的身份,在此种语境之下,我们旨在呈现出艺术家之间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下所产生的精华部分。“忧虑是自由的眩晕。“ 不如和我们一起,在这阵甜蜜的眩晕中观看、聆听、交谈吧。【关于我们】每周五20:00更新苹果播客|小宇宙|喜马拉雅公众号|视频号|抖音|小红书|微博「Artfor」|vol.012公众号|微博:艺述Art for小宇宙|苹果播客|喜马拉雅:Artfor